2016年4月30日 星期六

神職人員的靈魂暗夜


之前一部電影,是真實故事搬上螢幕,發生在美國波士頓有關天主教神父性侵兒童的真實事件,涉案神父近260名,自1940年來有上千兒童受害。但是天主教廷在一開始百般掩護,深怕教廷所建立起來的宗教形象毀於一旦,而一些利益共生著,更成為事件的共犯結構。


我身為一個天主教徒,從小開始到教會上道理班,透過所有神職人員傳達甚麼是信仰?如何與天主親近?神職人員就像是教友與天主、耶穌之間的橋樑,透過他們我們得以認識主。所以對神父和修女都是充滿景仰和崇拜,甚至許多的孩子會因神職人員的表率,而心生奉獻之心,也想走上修行奉獻的道途。

尤其神父在教會中幾乎是扮演天主的代言人,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友們的心靈導師,更是孩童們景仰如父親般的聖者。小時候的我總覺得他們是既神秘有崇高的,如果被神職人員特別關注或照應,總是感到與有榮焉。

在我的經驗值裡面,我曾經遇到一些相應的修女,她們在我年輕的心靈種下了一些美好的種子,讓我感受的自己的價值與被器重,而神父對我來說,就比較高高在上,沒有深刻的對應經驗。

但是當我長大後,有機會看到教會的一些權力核心的樣貌,也漸漸明白所謂的神父,雖然有他們自己內在靈修的依歸,但是一些可能比較有發展潛能的神父,也免不了展露出雄心勃勃的壯志。

所以,神職人員並不是聖人(聖人其實也是一種框架),有自己人性的需求與難關,有他自己靈魂的暗夜需要面對。若無法面對自己內在的狀態,無法真正解除內在的衝突和識性,最終的累積而往外的爆發,所造成對弱小者的掠奪和欺瞞,將是更大的傷害。

在無明的意識下,假道德神聖的外衣,利用孩子對自己的信任與仰慕,去作出傷害、侵略的事,就如同上述的真實事件般。而當事情被揭露,背後的監督機構,更高的指導單位或教廷,在事件發生後,所有進行的掩護與息事寧人,根本失去了宗教原本與人的本心連結的初衷,而成為另一種宗教政治的結構。

因為有太多的衡量與不敢失去,所以從零星個體的失控,成為結構性的掠奪和欺瞞。雖然此事件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最終教廷做出了回應,但是卻徹底暴露宗教界的政治操作手法。

但是,在看著像是事不關己的一些社會事件與人生的故事,我們真的能自免於外嗎?同樣都是生活在這個世代的人們,同樣是活在社會意識的氛圍底下,我們是生命共同體,同時也是共犯結構的一員,所有別人上演的故事,都有我們共同投射出去的因,所造成這些集體意識下形成的果。除了畏因,我們如何置身事外?

看著那些積極叫囂,或製造著我們眼中認為是罪惡的人,我們要反省自己的起心動念是不是也等同默許了這樣的事情發生,不管是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姑息、苟且或助長。社會的改變是從每一個人透過外在事件而反省自己開始,我們都在共業的結構之中,解套也是要從自己的面對開始。

而這真實的事件也只不過是冰山的一角,暴露出各個系統的修行,若不是從根本究竟去面對自己內在的光明與黑暗,道德與偽善,其實都不是究竟的解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