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每天的任務,查看網路書店上關於書的排行榜,這個對應給了我幾個可以觀自在的面向。
首先,是對於排行榜、名次的認知,若以過去在某些教法的修行知見來看,我們通常會將它視為是一種外求、一種不需要執著的外相成就,何必在乎名次為何呢?進入修行,不就是要放下外在的功名利祿,無為無求,雲淡風輕?
有人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所以當我們以前是汲汲營營於外在成就的追求,我們就要拉回來,觀照自己為何有功成名就的需求?
因為這樣的認定,當這樣的緣起來到身邊,就產生了一種矛盾感:「不是不要在意名相嗎?」「那為何要在意書的暢銷與否?」但是,如果修行,只是從一個知見,轉換成另一個知見,然後又在這新的知見中被框架住,那充其量只不過是次第性的轉換而已,這與真正的究竟解脫,一點關係也沒有。
若往外看,這確實會產生一種衝突,是一種與自己想要避開或放下的狀態的違背。當我們以相對性看這個狀態,就容易往外去批判賦於此任務的人事物,要知道,當我們的矛頭一轉向外面,就會越背離自己的內在,而無法觀照這個緣起,所要帶給我們性空的功課是甚麼?
所以,重點不是在當下判別這個做法與自己當下的知見是否違背,並且產生不舒服的情緒,而是要在當下看到自己落入了相對性的往外判別:我評價這是與我價值觀不符的狀況,所以我產生了某種排他性和自我衝突感。因此,要面對的是自己被照見出來的排他性和自我衝突感,以及連帶引動出來的不舒服的情緒。
接下來,當開始執行這一個工作後,我發現必須面對所謂單調、無趣、重覆的查詢方式,又因為排名現在是掉到很後面,所以總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有一個完整的結果。還好,因為在一開始已經有一些觀自在的意會,所以第二階段,就不至於陷入一種以為被迫做一件與自己不相應的事,又因操作的實際面遇到會磨自己個性的一些狀態,而產生更大的思議與不耐。反而能不思議的去進入所謂我認知中重覆而單調性的工作,並順利達成任務。
若我在第一時間沒有先觀自在,先看自己被照見的某些識性和情緒,那麼在實際操作面的階段,我就會引動出因與個性節奏性不合的某些界面,而有更多的不耐煩。因為先有了抗拒,覺得不相容,後面自然就無法平心以待。
其實,第二階段的狀態,它可以成為我們因為第一階段的沒有覺察,而延伸的一種識性擴充版;但同時也會因為我們的覺察,而讓自己當下就有所轉化和鬆綁,「 啊,原來做這件事,照見了我不喜歡呆板而重複性的工作。」或者是,「對於我不認同的事,原來我就是會產生不耐煩和批判。」這一些自我的看見。
當我們看見自己用識性價值觀去看待周邊的緣起性狀態,也願意以實際的行動力去放下這個判斷,而用一個不往外批判的自己去進入那個流程中,那麼,我們就同時可以用一個覺的自己,去觀照自己在那個當下的所有狀態。
還有一個被照見的面向就是,在瀏覽排行榜的名次時,會勾動我過往對某類書的閱讀傾向和興趣,我無法完全無關的查詢,總是會被牽動出對一某些屬性的書的興趣,而想要一探究竟。這或許在反應我自己在過往軌跡的殘存,但也是照見我只是保有一種形式上的結界,若我往外對應,勢必還是會有所波動的。
所以,一個事件的緣起,它可以成為落入我們自己即身因果的延伸性狀態,但是它同時也是我們當下解除自己在這事件中被照見的所有識性的契機,而這取決於我們當下是觀自在的覺所,還是以相對性去往外延伸的落入,一念之間,卻是當下轉識成智的威力點。